您好,欢迎来到恒古骨伤愈合剂官方网站!

疾病百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疾病百科 > 腰间盘突出 > 详情页

疾病百科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

发布时间:2017-03-14

  西医认为患股骨头疾病,导致下肢不能站立负重。X光拍片多属于无菌性 股骨头坏死,治疗上难度较大,在骨科疾病中尚缺乏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上也不太好,造成长期不能治愈,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痛苦。本病目前是骨科疑难常见病之一,也是世界医学界难题,西医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治标不治本,则成功率较低,致残率较高。此病临床上多见骨骺部位,骨坏死区以痛点固定、局部或患肢皮肤肌肉明显萎缩为特点,西医目前尚未对这种病有确切认识和显效的保守治疗方法。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杨如意

  中医学理论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病因病机是久病气血虚弱,肾肝脾亏损,在治疗上必须从补益肝肾、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主。早在汉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提出 “千般疾难,不越三条”,即内因者是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固也;外因者是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伤皮肤所中也;不内外因者则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也。后世历代中医家对病因病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阐述,现代中医家们根据这些理论,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了各自的治疗特色,临床效果是可佳的。

  中西医临床常见的股骨头坏死,是因骨细胞坏死而导致股骨头的病变。其临床上可分为三类:

  1、西医认为创伤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见于股骨颈骨折或半脱位,下肢股肌肉萎缩不能负重,晚期股过头大部分形成死骨、碎裂,患者多为气血虚弱。

  2、药物导致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多表现为全身不适,浮肿,胸闷,头晕等症状。

  3、中医外因六淫寒湿所致的,常见肝肾两虚,脾生化之源功能失常,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表现为股骨头疼痛,风湿样痛或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

  中医学将病因分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是指脏腑病变以及各种内在因素在人体内部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灵枢·本神》之“肝藏血,主筋,肾藏筋,精生髓,髓养骨”的理论为基础,骨坏死的内因就有:

  1.久病体虚,肝肾亏损,筋骨空虚及十二岁以下的青少年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筋骨未充,肝血不足,骨络空虚,外感风寒,寒凝血脉,经络阻滞,长期不化,使髓内供血受阻,如旱苗缺雨,逐渐干枯坏死。或久居潮湿之地,湿邪入里化热蒸腐于骨络,又因长期醉酒,酒走气分中毒后,在体内产生巨大的热量,对周身血脉产生膨胀性损伤,使大量血液被热源所化,引起骨缺血坏死。

  2.体内阴阳偏盛气血偏衰,脾生化之源失常,则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生命的源泉。气虚则阳衰,相对地表现阴血有余,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流或满或停留成瘀,阻滞血脉,使局部供血不足而肌肉逐渐萎缩,骨随之缺血坏死。

  二,外因是外力作用于人体外部造成损伤,使软组织损伤、筋骨断裂、及动脉、静脉血管受到破坏,产后失血过多等造成的血脉枯竭症,后期处理不当或营养滋补不足导致的骨缺血性坏死。局部外伤骨折,断端分离,远端血液被切断或动脉损伤,骨膜表面组织严重创伤,骨内血管断裂或血瘀阻塞及髓内压增高,骨折、脱位处理不及时或固定过紧,血管受压,供血量减少,都可以诱发骨缺血性坏死。

  综上所述其病机都会造成骨缺血坏死,需有内、外因之分,但从缺血的整个途径看来,不论是内因外因都可以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絮乱,血管闭塞,局部供血受阻,使骨骺缺血坏死,其主要病机为气机不利,运行受阻。如创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由巨大暴力作用髋脱位或骨折、肌圆韧带血管被撕断,股骨颈基底部关节囊撕脱,颈升韧带断裂,如果股骨头从“纽扣孔”经过关节囊穿出时则血管可能由于关节囊的紧缩而闭塞。单纯性脱位而造成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低。

  中医药治疗原则以滋补肝肾、健脾和胃、疏通经络、祛瘀生新是治疗骨缺血性坏死的基本原则,因而在临床上运用这方面的复方中药汤剂内服为主,根据症状再外用药敷患处可收到良好效果。笔者临床辨证论治几例患者,效果十分显著,有的患者病情得到极好的改善,有的重返工作岗位,显示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特色。